在人生沿途的风景中,也许我们会为了别人的目光,而委屈自己成为别人希望的样子,我们会借由忙碌的工作、看似热闹的娱乐来逃避面对自己内在。生命,是一场跟自己相遇的旅程,生命实相的究竟无他,就在一点点放下。
时光老了,老在清晨的鸟喧里,老在院落的蔷薇架下,恍惚间,烟尘散尽,时光流转,依然是洁净清美少年。繁华褪尽远离喧嚣羁绊,越来越喜欢安静。择一处僻静角落,读书抚琴,静坐冥想,像一池小荷,饮清露、汲月华,兀自芬芳。草木葱茏翠绿,繁花似锦,空山寂寂。
选择活法
每日里打开手机,被海量信息包围,虽说开卷有益,可也常常不知不觉被牵引着,一不留神时间又溜了号!正如朱自清老先生所言,“洗手的时候,日子从水盆里过去,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,默默时,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,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,伸出手遮挽时,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——”当你低头看手机,时间便从手机里溜了过去。
时间是公平的(还有人说空气也是公平的),可太多的人又输给了时间,时间的漩涡在他们身上的印记仅仅是活着,终日只为吃穿用度而四处奔波。据说人活着的方式应该有三个层面:活着——体面地活着——明白地活着。体面的活着是有尊严、有价值地活着,独立而受人尊重。体面活着的人自觉排队、遵守规则,亦无需他人怜悯和照顾,活得心安理得,做到心如素简人淡如菊。明白地活着属于精神层面的活着,明白自己是谁,明白自己的处境,更明白自己活着的目的,包括最终的归宿。明白地活着的人时时保持开朗清明,内心充满欢喜,令周围的人有“如沐春风”之感。
方墨色写山青水绿,天地无极,生命是一场与自己相逢的旅程。
卸下“包袱”
家是道场,收拾家务一定是要用心的。整理好房间,将家用物件擦拭干净并一一归位,就如同在整理你的心情,屋子里整理得越干净、彻底,就代表你近一段时间心情越是开朗清明。每一次的整理,扔掉那些束缚自己的、或者用不上的什物,过滤掉多余的包袱,都是一次有效的放下,在人生过程中,每一次静心整理,都能让心境变得简单,趋于淡泊。
很多时候舍去一些东西,就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多,生活富有不一定就过得有滋有味。活泼泼的生命没有必要背负过重的负担,放下过多的“行李”,才能装载更多的自在。尘世里奔波的芸芸众生,如同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,难免身心遭遇尘埃,步入染缸或陷入泥潭,容易累积污垢,思想与情感的负担会越来越沉重。此时要懂得及时整理,一层层剥落,每剥落一层都会增多一些轻松,会更清楚、明白。
活得简单一些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,但一旦深入现实,却是没法下决心真把它剥落,或者说前念想到要剥落,但后念马上落入俗见,以致随波逐流,因为人的习气太重,积重难返。抱持这种观念,生活会慢慢变得凌乱。因此需要一个转身、一个停顿来沉淀思绪,寻找思路,寻找不让自己迷茫的方法。
从整理屋子、收拾家务开始,渐渐明白人生并没有什么是真正放不下的,包括自己的生命,也不过是一位匆匆过客!人人都追寻快乐幸福,可是真正的快乐不在外面,不是外在的功名利禄,是向内观的一份真性。
夜深人静时,盘点下自己的心情,看看哪些东西污染、淤堵了原本清明的心灵,在滚滚红尘里打拼的人们虽说有些无可奈何,但云淡风轻的自在贵在觉知真相,与其老在羡慕他人,不如卸下“包袱”,轻松回归,生命实相的究竟无他,就在一点点放下。
德养慧心
人的一生,总有一些料想不到的事情不期而至,甚至无法解释,无论你怎样费尽心机、万般设计,可仍旧有失算的时候,原因是忘了老天也有一算。人有千算,天则一算,算来算去,一枕黄粱再现。人算不如天算,老天的一算是什么呢?是一个人的德。德者道也,无德者无以言德,德不与无德者言。
子贡向孔子求教:“人虽然贫穷却不谄媚奉承,虽然富有却不骄横傲慢,这种人如何?”孔子回答:“可以吧,但还是不如那些虽然贫穷却能安贫乐道,虽然富有却彬彬有礼的人啊。”世人在贫困中能安贫乐道;在富裕中不骄横自满、富而有礼才是真正得道之人。
人生苦短,当时时警惕、反省,敦伦尽分,若自觉人生有所偏差或亏欠,就要适时调整自己是否与道相应,及时回头不能再身陷其中难以自拔。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;原谅别人是美德,放纵自己是损德。天地无私,唯德是亲,行善积德,一定能赢。
反观自省
人人都求长寿、健康,如何既健康又高寿,很多老人现身说法是生活简单,不生气,常吃素。
大家都知道病由心生,心为君主,统领五脏。人的性心身三界之中,心是总轴。心要一动,三界都动;心要不动,身心一致,自然神清气爽。曾听朋友一句戏言,请慢些走,等一等你疲惫的灵魂,细想之下,确有道理。当今社会节奏太快,身不由己,身体绷得紧紧的,还要时时瞪眼、握拳防范着他人,从中医来说这种紧绷的状态就容易招致肝火旺盛、气血迷心。《黄帝内经》讲得很清楚:“怒伤肝、喜伤心,悲伤肺、忧思伤脾,惊恐伤肾”,百病生于气,病由喜怒悲哀得,过悲过喜、忧伤过度、火气太大都容易得病,而且有些病还不是靠吃药就能奏效的,药能治病,能治风寒暑湿之病,但难治心性之病。得了心病就得平心静气,意沉丹田,好好回忆恨过谁、跟谁过不去,如果真心反观自省,也许还能好起来。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