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心灵戒色网,这里是一个充满高频率的网站

作者:一山一水2016-8-30 14:11分类: 戒色经验

古语云“万恶淫为首,百善孝当头"
   这句话的淫不是指事情沉溺,泛滥,过分,而是指**,乱搞男女关系....
但没有淫又何来生命?
  
   这个问题看似矛盾,其实又并不矛盾。古代的圣者对此早有明确的标准尺度。
  
  简单来讲:合法夫妻的正常房事为正淫。但也要注意适度。
   除此以外一切行淫均为邪淫。(包括非合法夫妻性行为和合法夫妻的非正常房事。。)
  
   一正一邪道出了人类性行为的准则。 
  看来古人还是走正道的,把性定义为繁殖后代的需要。而今人则偏离了正道,
  更多的是把性当做享乐和发泄的工具了。
  
对比古代,现今的诱惑不知是古时的几十倍,充斥于电视、网络、游戏、手机、书刊杂志、平面广告的色情信息比比皆是。
  
走在马路上,放眼望去书报亭的杂志封面,半成以上都是勾引人的欲望的画面。游戏、网络所充斥的越来越多的是暴力和色情,每一天,无数网络上的人都在互相传
播电脑里面的淫秽视频(AV)。而这些却吸引着大量的年轻人。可想而知,这批沉迷于其中的孩子,身心受到多么严重的污染?
一.  被误会的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”
有人说我喜欢钱,喜欢女人,喜欢享受刺激。这个你喜欢是吗?那是暂时没有事,这个人老吃肉,让他天天吃肉,他就不行,为什么呢?他也不知道。真正的原因就
是他不是这个物种啊,他违背了天理啊,他想吃肉,那个“想”是欲望,那些东西是后天养成的,先天没有。所以,我们明白了这个就知道,"我想"、"我有这个
欲望",这些东西都是错误的,所以中国孔老夫子教给我们一句话,很重要,叫什么呢?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。有人就讲,这个不是让我们去享受饮食,享受男女
吗?各位又理解错了。什么意思呢?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,这个大欲,我们知道欲望是一切苦难的根源啊!为什么这么讲?我们看这个"欲望",当你得到它的时
候,你有两种表现,第一个你糊涂,你比原来还糊涂。第二是什么呢?你傲慢,得到钱了,得到名了,你比原来更傲慢,这是凶险啊,凶灾啊!我没得到,我欲望没
有实现,没有实现怎么样呢?你就嗔恨,你就忌妒。两条路走哪一条只要是从欲望出发的,你都会生烦恼,有灾祸。我们听明白了,就知道孔老夫子讲这句话是什么
意思。什么意思呢?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呀,就是最大的危险。这是提醒我们啊,一个是饮食,一个是男女,最容易给你带来凶灾呀!
东方讲清心寡欲,西方天天刺激你的欲望
今天的社会充满了西方的价值观。西方价值观是什么呢?它跟东方的是相反的,东方讲清心寡欲。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,不要让自己的欲望膨胀,不要让它受刺激。
西方是什么呢?天天刺激你的欲望。我们中国人听的音乐,大家听古琴弹起来啊,你身心就很清凉;我们中国人喝的茶叶,一闻它,很清香;我们住的房子啊,中国
的宫殿,古代的民居四合院,那些红墙绿瓦,青砖绿瓦,你仔细一看呢,你心里面呢,庄重,非常的庄重,绝对不是欲望。反过来,我们再看西方的建筑,你看它灯
红酒绿,高楼大厦,进去之后很豪华。我们想一想,你那个欲望就升起来了,你可以仔细去做这个试验。再有,我们穿的这个衣服,今天人讲究穿着要性感,这个是
中国古代所没有的,都是西方传过来的,说,我们穿着一定要性感,男子要有魅力,女子要性感,要吸引人,都跟电视里明星学的。你看他们穿的那个衣服,非常暴
露,跟各位讲,不会穿衣服啊,违背了天性。怎么违背天性呢?色情泛滥,违背天性,按照西方人所谓的这种纵欲,这种刺激的生活,找情人,找七个、八个,三个、俩个,你过这种生活,哪里知道你的身心啊,倍受摧残!
我们古人讲什么呢?古人不是不让你有欲望,不是不让你有男女,不让你有饮食啊,告诉给你什么呢?告诉你礼节。礼是什么呢?礼是大家的关系,大家的态度;节是什么呢?节就是节制,你得有分寸,多长时间是一个周期,那叫节制,你按照自然规律来,你才不会生病,这是多么科学呀。你到苏州园林去,你到古香古色的地方去,它的环境,它的住房,它整个的气氛啊,绝对不会刺激你旺盛的食欲和你的男女的欲望,大家可以做试验。你到那个里面,听那个音乐你就很安静、很安详,你这方面的欲望就很低。
,不要做性器官的奴隶,戒淫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
印度的瑜伽修行者认为,如果一个人要修炼瑜伽获得成功,就必须做一名控制性欲者,必须严格控制性器官。习瑜伽者不搞不正当的性行为。不正当的性行为通常意味着婚外性关系,但它也意味着除了以生育后代为目的的之外的其他性行为。 由于习瑜伽者旨在求得一个和平、安宁的心灵和一颗爱心,因此,他把欲念视为自己的敌人,这是很自然的。欲念产生急噪、糊涂、迷惘等等。

古老的《拨伽梵歌》中说的
   在思虑感官对象诸般事物的过程中,一个人会滋生出对这些事物的执著心,执著心会产生个人欲念,欲念又产生焦躁恼怒,焦躁恼怒会产生错觉妄想,错觉妄想又产生记忆迷乱。当记忆发生迷乱时,智力就失去了,而智力一失去,人就倒下。因此,为了摆脱欲念以及欲念的消极后果,习瑜伽者就力图控制生殖器官的诸多要求。这就叫做“控制性欲”(Brahmachari)。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控制性欲,他就还不是一个自由的人——他只是一名性欲的奴隶。

现在西方有些人大谈特谈“性的解放”和“性的自由”。但是,这些所谓自由其实只是适得其反,这是受奴役状态。这些所谓的获得“解放”的人日夜受到性器官——即他们的欲念——的驱使来从事一些反常、肮脏和不健康的勾当。他们的心灵永无宁日一一他们老是在性的方面受到刺激,心灵完全被性器官所奴役。

现代人大谈人本主义,大胆追求各种的权利,自由和解放,可惜内心却没有获得解放,身体牢牢被欲望所以奴役,思想被各种情欲绑架而无法自拔,不是欲火焚烧就是嫉妒猜疑.非但没获得自由,反而成了奴隶. 

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贪爱,这是佛法中至关重要的道理,比如说我爱某个东西,我失去它必然会痛苦,我不爱某个人,他离去我必定不痛苦,人类的一切智慧其根本目的就是战胜痛苦,摆脱烦恼,烦恼与爱欲总是形影不离,由爱欲滋生出世间千百种烦恼,人类的痛苦是多方面的,有的人没钱痛苦,有人没老婆痛苦,其实没文化会痛苦,没尊严会痛苦,没地位痛苦,孤独痛苦,个子矮痛苦,被抢劫痛苦,被欺负痛苦,长的丑痛苦,痛苦是无穷无尽的,有多少贪爱就会有多少痛苦。 

爱欲蒙蔽慧眼,令人不能见到真理。《四十二章经》佛言谓“人怀爱欲不见道”,如以手搅动澄水,不能映现面影。男女之
间的爱情,多被一种外在的力量所驱迫,类似心理疾病中的强迫症,属南传佛教所谓“异熟心”,只好解释为宿世的业报,情人们往往称对方为“前世的怨家”,或称所恋的女子“是你前世的妈”。恋爱中人不由自主的被对方吸引,会出现近于幻觉性的思念情绪,心灵颤栗、恐慌、羞涩、急盼,陷入强烈的、无理智的恍惚中。
失恋时则不由自主地痛苦、失眠、忿恨。正如许地山《覆诵幼》感叹:“是爱是憎,本容不得你做主。”
  爱情学家说:热恋中人常失去大部分的判断能力,爱的火焰使人看不到对方的缺点。
贪爱会像植物生长一样生长、繁殖、增多,并产生种子,形成难以摆脱的贪爱习气。《长阿含经》卷三佛谓“恋着恩爱,无有知足。”《生经》卷一佛言:设习爱欲事,恩爱转增长,譬如饮咸水,终不能止渴。
贪爱的满足,也如饮酒吸毒,会形成对所爱者强烈的依赖性,失去各自的独立性,并对对方的爱永远也不感满足。

由爱造业,因业受报。因贪爱偷情、邪淫、施暴、争斗、谋杀,为爱而导致家庭不和、朋友反目,乃至为爱而偷盗、抢劫、贪污、受贿、诈骗,因此破财丢官、身败名裂、身陷囹圄、丧命失国,是从古及今上演不完的人间活剧。爱情被世人歌颂为崇高美好甚而神圣的感情,裴多斐诗云:“生命诚可爱,爱情价更高。”但爱情毕竟以具有渴爱性、占有欲的欢爱为基础,故难免带有或多或少的污染性。佛典中一般将夫妻之间的爱归于贪爱,如《俱舍论》卷四云:“有染谓贪,如爱妻子等”。贪爱,终以我爱为
本,一般来说不超出“因为跟他(她)在一起使我感到快乐幸福,所以我爱他(她)”的圈套。爱别人的实质和前提是爱自己。爱对方,无不是想得到对方的回爱,以驱除自己的孤独寂寞感,发泄自己的爱欲、性欲。
但丁语云:“爱情不允许任何被爱的人不爱。”恩格斯说,爱情从本质上来说是自私的、排他的。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指出:通常所说“我爱你”这句话的背后,其实是“我需要你,我要占有你,你必须爱我……”,虽然在说爱,这爱实在是一种暴力。更何况不少人的爱情和婚姻只是爱美貌,或爱金钱权利,实为一种交
易。爱生苦,谓贪爱必然产生痛苦。《中阿含经》卷五九《爱生经》佛言: 若爱生时,便生愁戚啼哭、忧苦烦惋、懊恼。

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,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,谢谢合作!

已有 0/982 人参与

发表评论:

欢迎关注戒色网,请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qq公众号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