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发心,仅仅有行为,这不能算作真正的修行。
发心动机是恶,所做的一切,哪怕是善行,都是恶,再多的赞叹,都没用;
你的发心动机是善,你所做的一切,哪怕貌似无情,都是善,再多的诽谤,也没事。
在因果面前,自己是清白的。
出离心是解脱的良方,而菩提心则是快乐的良方。
内心作意:“给予一切众生安乐”,此为慈心;
内心作意:“拔除一切众生的苦”,此为悲心。
能发惭愧心,得入菩提道;有上品的菩提心,便能得到上品戒,有上品的戒就有上品的成就。
慈悲心、菩提心发出来了,无论做什么,都是为众生,都有功德;
无论说什么,都是咒语,都是智慧。
慈悲心是一种清净的爱,无分别的爱。
有慈悲心就不会有压力,你可以轻松、快乐地过日子;
没有慈悲心,就得不到安宁,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。
对每一个有情众生都能发这样的心,就是无量的慈悲心。
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自己的父母,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佛。
当我们的一切言行动念都能够完全出于利生的考量,便能够能断除我执、我爱,才能降伏五毒的烦恼;
降伏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,才能不造恶业;不再造恶业了,才不会遭受恶果的报应。
如果能够升起菩提心、慈悲心,再加上学法修行的希求心,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!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