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祖是怀让禅师的弟子,他在般若寺修行的时候,整天盘腿静坐,冥思苦想,希望有一天能修成正果。
有一次,怀让禅师路过禅房,看见马祖坐在那里神情专注,便向弟子问道:“你这是在做什么?”
马祖马上起身答道:“我在坐禅修行,我想成佛。”
怀让禅师听他这样说,就顺手从地下捡起一块砖,然后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,神情专注而又坚毅,和马祖一样地具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甘休的气势。
马祖非常疑惑地问道:“禅师,你在做什么呀?”
怀让禅师答道:“我在磨砖,难道你看不见我在做什麼吗?”
马祖又问:“磨砖有什麼用呢?”
怀让禅师说:“我想把它磨成镜子。”
马祖说:“砖本身是没有光的,就算你磨得再平,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,你就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。”
怀让禅师就说:“砖不能那个磨成镜子,静坐又怎麼能够成佛呢?”
马祖惭愧地问道:“弟子愚笨,请师父指点,怎样才能成佛呢?”
怀让答道:“有个人想让驴拉磨,但是那个磨台就是不动。于是这个人拿起鞭子拼命地鞭打磨台,驴子正低著头吃饲料,磨台
本周我们修“断舍离”
断:断绝不需要的东西
舍:舍弃没用的东西
离:脱离对物质的迷恋和执着
“断”是让我们购物时三思而后行,只添加必须要的物品。拒绝打折促销,“买来以后用”或是不适合自己的东西;
“舍”是收拾出自己再也用不到或是已经不好用的“废物”,扔掉卖掉或是送人,减少囤积的身外物,因为它们真的对你毫无意义;
“离”是通过调整内心摆脱对物质的执念,以轻松的状态进行取舍,进而更加了解自己的本心,最终达到心情愉悦。
“那断舍离是教我们禁止物欲和享乐?”
“是让我们扔掉所有占空间的东西吗?”
不是,断舍离不是教你禁欲,而是教你找回自己。我们拥有多少东西不重要,甚至我们想要拥有多少东西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们是否能在物质中坚守本心,在纷繁物欲中保持快乐。
断舍离要到什么程度呢?空空无一物吗?也不是的。
并非舍弃一切,只留下需要、喜欢、能给自己带来力量的物品。把家里维持到一个只需要简单打扫的状态,做家务的时候不会觉得任务艰巨,同时也可以防止霉菌和螨虫滋生。
借用山下英子的一句话:不管东西有多贵,有多稀有,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。能够放开执念,人才能更有自信。
发表评论: